讓身患絕症的人用低溫「冬眠」,有待一日醫療科技進步的時候再解凍治療,這聽起來是不是只有科幻小說才會出現的情節?那麼,如果是把人體的組織在健康的時候儲存起來,以備日後不時之需時再拿來使用或修補身體呢?
其實類似的技術早已經被實際應用,無論是凍卵或最新的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,都是這樣的「儲存健康」概念。
現代社會結構的改變,帶來了不同的醫療「儲備」需求,也多虧了越來越進步的醫療生技,為新生活型態帶來解方。例如「凍卵」早期的需求者多是未生育的罹癌婦女,在化療前保存健康的卵子,如今在晚婚趨勢下,則有越來越多女性選擇提前凍卵,即使年輕時忙於工作或太晚遇到對的人,仍可借助凍卵技術預先為自己的生育力「凍存希望」。
幹細胞應用廣泛,為癌症治療新曙光
幹細胞儲存的應用範圍就更廣泛了,幹細胞自1960年代被發現至今,從早期的骨髓移殖、到遺傳性基因疾病治療,再到較近期的癌症治療、慢性病治療、再生醫學,甚至最近的新冠肺炎輔助性治療,都有不錯的進展。
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領域,讓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成為越來越被重視的「健康儲備」,尤其臺灣癌症發生率居高不下,癌症治療過程中,放化療程無法辨識腫瘤細胞與正常免疫細胞,通殺的狀況容易讓患者免疫力低落,如果沒有撐過去這難關,通常患者的狀態就會很差,也沒有體力繼續接受治療,而讓抗癌計畫失敗。目前的免疫細胞治療,就像免疫力補給大隊,抗癌療程過程,當醫師評估免疫力低落時,則能馬上補給免疫力,也不會有排斥性的問題,有好的體力撐過去,才能穩定接受完整的治療。
用自己的血救自己 周邊血儲存更勝臍帶血,及早儲存最重要
臺灣在2018年上路《特管辦法》,為細胞治療打開了門,推動了臺灣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。以幹細胞的採集為例,早期除骨髓幹細胞之外,陸續又出現了臍帶血幹細胞、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等不同的採集技術。比起抽骨髓的痛苦和全身麻醉風險,以及臍帶血有著只限新生兒、採集量有限(採集到的量僅能供體重20公斤的患者使用)等限制,周邊血造血幹細胞能像抽血一樣從周邊(手臂)血液採集,採集方式方便,也更能控制所收集到的幹細胞數量和品質。
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技術的出現,讓成人也有機會儲存自己的幹細胞,但要留意,幹細胞儲存「越早越好」,因為造血幹細胞隨著年紀增活性逐漸下降,且若到年紀較大才行動,除了細胞品質下降,也可能會發生採集不到造血幹細胞的問題。患者如已經接受化學治療,因為細胞已經被化療藥物殺死,也往往收集不到自己的造血幹細胞。如果有心儲存幹細胞以備未來的不時之需,越早行動越好。
長春藤生物科技20多年預防醫學經驗, 儲存技術「高存活率、分管凍存」有亮點
在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的機構選擇上,首先就是要選擇衛福部合格列管、擁有衛福部核可人體器官保存庫的機構,與醫學中心的合作也會是一個優勢,例如長春藤生物科技旗下及有全台連鎖預防醫學診所,至今已服務20多年,為民眾做全面的健康風險評估及管理,預防醫學的推手,生技今年度更在成人幹細胞治療運用及儲存上,與北醫、高醫、花蓮慈濟等醫學中心緊密合作,共同推動臨床應用。
細胞存活率則是另一個標竿,因為細胞經冷凍、解凍後會影響活性,如果能保持越高的活性,就越有利於臨床使用,目前長春藤生物科技的技術可達到純化分離後98%、解凍後仍保有90.68%的高存活率。此外,也可留意儲存方式,部分儲存機構採「整袋儲存」,需要使用時,得要整袋解凍、取出需要用量後,再把剩餘部分重新冷凍,相對就影響了細胞活性;長春藤生物科技所採集的幹細胞則是採「分管凍存」,每一管至少為2億顆以上細胞,未來需要使用時只要取出需要的數量,其餘依舊保持完好的冷凍保存狀態。
為愛而生,早存希望,為自己及家人健康風險提早做規劃存下無價的健康幹細胞
最後,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不只自己未來能使用,家人血親也有機會受惠,直系血親的配對機率為1/4,旁系血親的配對機率為1/10,遠高於與他人配對。如果行有餘力,不妨為自己買一份保障,尤其是有癌症相關家族病史的人,更要提前做好準備,不只讓自己的未來多一重保險,也能守護家人的健康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85934